lsf 79 從個人到群體

lsf79 文 / 王咏琳

失聲祭LSF79推出三組藝術家分別為加利西亞的藝術家Interpretacion del leve sentir(a.k.a Idls)、阿根廷的Anla Courtis以及英國的Dirty electronics(John Richards)。

電子音樂創作者Idls利用自然、城市的環境收音片段作為個人特殊的音源去編造節奏與旋律範本,同時透過現場錄音與不斷循環,將自己的聲音作為樂器。在表演現場利編輯Ableton live半即興預備的聲響段落,透過電腦鍵盤的幾鍵彈奏與效果變化去現場作曲。

來自布宜諾艾莉絲的Courtis,利用改裝樂器、錄音帶、錄音機等物件,讓它脫離原先的用途,再製成可發聲的物件。而其創作下產生聲音的作用與方式為石英震盪器、擴音物件到電腦磁帶等,延續「具象聲音」熱潮,運用發聲元件去做聲音的現場表演。同時,利用電腦軟體去整合預錄的範本與現場收錄的聲音與效果,現藉由場的收錄拾音器發出的噪音聲響,並且進行編輯,再透過混音器去做細緻的聲音調動讓噪響更為尖銳、多元,透過聲響的堆疊在現場創造一面音牆。

最後,英國的Dirty Electronics,從2003年便致力於開發電子聲音的現場互動,強調表演者與觀眾共享互動的體驗。他像個利用道具的魔術師,運用熟稔的身體語言與動作召喚觀眾的好奇心。而他透過自己研發的手工電子發聲器具與programmer integrate circuit(PIC),皆透過其特製的迴路去產生特別的震盪、階層,進而產生特殊的電子噪響。PIC的迴路是產生聲音的核心,需要外在的驅動。於是,人在Dirty Electronics的表演中作為重要的導體,並利用不同人的、能力不同的導電阻抗去做群體的互動性表演。其自製的物件非常多,其中有一組罐頭外觀的物件則運用小型的廢棄馬達與電子線圈,當人去旋轉他,就會產生電流。另外一件作品則透過老式的DV攝影機,配以藝術家自製的PIC迴路,利用迴路造成LED的閃爍,再利用影像去收錄去做交互的反饋(feedback),成為自動型態的聲音與影像的產生,類似7.80年代的細胞產生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