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69 回擲向年輕世代創作者的聲音問題


文/王咏琳

透過數位音樂介面與電聲現象所作用的聲音,至今掌握聲音藝術表演上的絕大部分的形式,於是在此次失聲祭(L69)同樣地邀請了三組在創作形式上大相逕庭的藝術家,分別為:香港的diode、李穎姍跟日本的神谷泰史 (Taishi Kamiya)。由馮俊彥、林杰恆、劉浩知、曾家偉、王鎮海五個年輕人組成的diode,由各自分工的團體合作形式去操作音效卡、小合成器、Midi控制器以及多種的物件,如:直笛、啤酒罐、吉他pick up與效果器、轉動的腳踏車鏈條等,意圖利用聲音的單向Loop結構去實驗聲音的偶發與扭曲的狀態;李穎姍在這次的表演「電光樂曲」中,則是依循EMI(Experimental musical instrument)的形式,運用軟體Max中製作好的高、低頻音源與現場架設小型麥克風、手繪板與電腦間互為干擾的雜訊,以此作為控制器去掌控電流,再進一步去連動表演現場所佈置的不同色溫、不同廠牌的燈泡裝置,最後再將燈泡的雜音訊號送回電腦EQ再製作;而日本ambient音樂家神谷泰史則運用現場錄製高音薩克斯風聲段,透過delay效果跟其所現場製作的細小聲段堆疊成重複的聲音樣本,以進行現場的即時作曲與編曲。


失聲祭作為鼓勵年輕世代聲音藝術創作者的開放式表演場域,並配有很不錯的設備的狀況下,我原先期待的是現今的聲音藝術創作者能展現更具想像力的實驗精神,畢竟,聲音藝術無論是在台灣或是香港,其在實驗聲音與實驗聽覺這兩者的發展都幾乎是停滯不前,而透過器械與電聲甚至是物理性聲音的放大與音響器材的實驗,聲音作為媒材的主要精神似乎已經散失在剪貼與偶發、傳輸與轉碼技術擴大、以及coding的迴圈中。相較於已經較為具備自我形式與經驗的兩組藝術家李穎姍與神木泰史,幾個20出頭年輕藝術家所組成的diode提出了一個在聲音藝術中雖然是相當常見且普同的論述──他們意在實驗聲音場域中聆聽經驗的各種可能,特別是透過團體合作並各自具相關的就學與工作背景,也讓我特別期待他們真的可以去發展其所言的「各種可能性」。其中一個團員談及一個很有趣的理念:他認為聲音創作之於他,就像是他試圖去重現他腦中想像出來的聲音,卻永遠都達不到的過程。可惜的是,他們尚未具備掌握表演與聲音上的現場動能,與製作聲音上的想像力,例如:這麼多的器材與物件其實是可以透過改裝去發展所謂更為偶發、更為扭曲的聲音開發。

長久以來,聲音藝術欲脫離視覺框架與表演性質,在這個時代試圖藉此樹立自己的典型與歷史轉向。然而,當創作者將「聲音」作為身體知覺的觸媒之時,在這般觀念的驅動下,你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嘗試而非僅為拼貼,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去建立聲音本身的材料性,去思考它的低限亦思考其極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