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駿杰
這是我參與及評寫的駐祭藝術家王仲堃第三場的表演,失聲祭作為一種聲音的實驗場域來說,或許王仲堃所致力追求與處理的「隨機性」,才是真正具有實驗性的面向。在這場表演中,藝術家將「與群眾互動」視為首要,在隨機性的可掌握中,意圖討論一種聲音的共感——生命節奏的合拍。
藝術家製作了小型的、黏貼於參與聽眾指尖的感測器,用以獲取心跳的節奏,以一種人工的合成、微型的介入,或許,群眾的心跳可以在一個可能合拍的狀況下,共同譜寫群體生命的雜音——一種深層的(小)宇宙噪音。這樣的努力,來自於參與群眾的心跳亂入,亦即另一種意義的「隨機」。然而,就我實際參與的經驗來看,這樣的積極性隨機已然成為消極的不可掌控,藝術家坦言他所接收到的心跳訊息相當薄弱,節奏的曲度也幾乎不能為他所用。現場所能聽到的聲音,更多地來自於以其作為表演主體的主節拍,而非共同譜寫的成果。
表演過程中藝術家還要求觀眾帶上耳塞,意在提供另一種聆聽場域,傾聽內在於自身的脈動,將自身化為一種聲音劇場。但這本因夢幻、羅曼蒂克的意念,卻在一個觀眾無法專注聆聽的情況下被要求顯現:觀眾這時斷斷續續地將手指觸發感應器,依據藝術家所言,觀眾是可以期待其身體的介入於表演中得到某些聲音的反饋。於是,觀眾一面小心翼翼地聽著現場表演聲音的改變,另一面,他╱她也得面對自身脈搏的干擾。再次容我回到觀眾的立場與位置,實際上,觀眾根本甚難感受所謂的互動之必要性,當我們必須處理部分指令,以及各種雜音的情況下,觀眾並無法回應「聲音共感」的分享情境,最多只可能停留在一種共同製作的層面上,抱著感受匱乏的疑惑去體驗這場表演。
對我而言,這場表演是極度感覺匱乏的,但這並不意味它可以被評價為失敗的,至少就實際層面來說,它不僅給藝術家一種參照與推衍的基礎,它也質疑了「互動」於表演中的意義與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它至少帶給了我一個浪漫的提問: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在獨有的生命律動之歧異的條件下,去談所謂的聲音(脈動)共感?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感性共享機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